长安启源Q07相比宋L DM-i优势真的大
(长安启源Q07)
比如长安启源Q07 2025款 215尊荣型和宋L DM-i 2025款 智驾版 112KM超越型这两款车,从终端行情来看,预算15万都能落地开走。但两车价格重叠、市场热度不低,最终2选1环节又该怎么选呢?
(宋L DM-i)
从品牌与市场层面来看,宋L DM-i在同价位妥妥的头部,毕竟比亚迪是稳稳的新能源销冠。长安启源Q07背靠新央企,品牌值得信赖,该车上市之后迅速月销近万,市场认可度颇高,所以这部分两车都没啥可挑,可以放心冲。
(长安启源Q07)
(宋L DM-i)
再说回更重要的产品层面,长安启源Q07和宋L DM-i都是中型SUV级别,但不同的是,前者长宽高分别为4837*1920*1690mm,轴距做到了2905mm;后者三围则分别是4780*1898*1670mm,轴距为2782mm。
(长安启源Q07)
从外形与尺寸级别上,就能看出长安启源Q07会有明显的空间优势。尤其是家庭用户看重的后排空间与后备箱装载能力,小编已先后试驾过这两款车,就空间表现来说,长安启源Q07优势足够抢眼,我身高1米78坐在后排,头部空间1拳打底,腿部空间也能自由跷二郎腿。
(宋L DM-i)
而且,长安启源Q07后排靠背调节角度比宋L DM-i大,长途出行能解锁更放松、舒展的坐姿。包括宋L DM-i后排空间反馈,个人觉得是介于紧凑型SUV和中型SUV之间,毕竟我在宋L DM-i后排的腿部活动空间,明显比长安启源Q07缩小了不少,还有头部空间也是如此。
(长安启源Q07)
再就是后备厢,长安启源Q07和宋L DM-i的装载表现,都让我有些意外。长安启源Q07后备厢基础容积做到了763L,基本是对标5座中大型SUV的水平,纵深空间相当不错,对大物件、大尺寸行李箱放置也很友好。
(宋L DM-i)
但宋L DM-i后备厢基础容积只有459L,作为一台中型SUV,宋L DM-i这一装载表现,我其实不太会买账,毕竟只是紧凑型SUV水平。尤其对多人口家庭来说,但凡有全家出游、自驾或大采购计划,宋L DM-i的装载表现就有些捉襟见肘。
放倒后排拓展后备厢,仍然是长安启源Q07凭借1759L超过宋L DM-i的1440L,外出游玩能装更多物品。
(长安启源Q07)
除了空间差异较大,我试驾这两款车时还注意到,两车从配置到驾驶反馈,也有较大差别。先说说家庭用户普遍关注的配置,这两款车基础配置都不差,像辅助驾驶都具备高速领航辅助功能,并线辅助、泊车辅助等等都没缺席。
(宋L DM-i)
包括智能座舱配置,两车也都配备了带4音区语音交互、智慧生态系统、应用商店和面部识别、DeepSeek等功能的智能车机系统。
(长安启源Q07)
不同的是,长安启源Q07还配备了49英寸AR-HUD抬头显示,不仅显示画幅够大,导航路径引导和辅助驾驶、车速等行车信息都能映射在前方,驾驶员无需低头也能全面掌握行车信息,从安全角度出发也更加分,但这项配置宋L DM-i并没有给到。
(长安启源Q07)
(宋L DM-i)
还有座椅配置,宋L DM-i在前排提供了座椅电动调节、加热、通风功能,长安启源Q07在此基础上还多了座椅记忆、按摩、腰部调节功能,且副驾座椅还带腿托和零重力模式,舒适性更胜一筹。
(长安启源Q07)
包括后排,长安启源Q07也配备了座椅电动调节、加热、通风功能,对一家四口日常出行来说,长安启源Q07已经实现了全家舒适平权。但在宋L DM-i后排配置中,则无法见到这些功能。
(长安启源Q07)
(宋L DM-i)
再就是行驶层面,这两款插混SUV都没有远途续航和补能焦虑,但从日常通勤更依赖的纯电续航来看,长安启源Q07已经做到215km,宋L DM-i只有112km,差距一目了然。
(宋L DM-i)
包括试驾感受,原本以为宋L DM-i驾驶感受会优于长安启源Q07,毕竟它车身更小,还用了四连杆后悬。
(长安启源Q07)
但从实际驾驶感受来说,长安启源Q07以更具韧性的底盘反馈,以及更清晰的转向回馈,反而给了我些许惊喜,除了能较好过滤路面振动外,出入匝道的时候车身也没啥晃动感,侧向抑制较好。
(长安启源Q07)
(宋L DM-i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