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借鉴了保时捷的设计,为何小米爆火,众泰却玩砸了?
有人提了这么一个问题:小米SU7(图片|配置|询价)和众泰都借鉴了保时捷的外观,但为何小米大获全胜,而众泰却玩砸了?
花10万块,就能开出百万豪车的感觉——众泰SR9当年就这么干的。它把保时捷Macan的外形几乎原样搬过来,价格却不到四分之一。刚上市时火得离谱,有人为了抢现车在4S店大打出手。可这股热闹劲儿没撑过两年。为啥?开久了就露馅:天窗漏水、方向盘抱死、油耗高得吓人,甚至冬天车窗玻璃都能冻裂。修车也头疼,换个零件得等半年,4S店都跑光了。

众泰把心思全花在“像保时捷”上,里头却偷工减料。研发上舍不得砸钱,每年投入还不到总收入的1%,连国六排放标准的发动机都造不出来。消费者慢慢回过味了:买这车像考试作弊,怕被人笑话“装阔”。结果销量从月销7000台跌到全年只卖14台,最后破产收场。
小米SU7也像保时捷,但路子完全不同。它学的是保时捷电动跑车Taycan,可不止抄个外壳。雷军砸了100亿搞研发,电机转速干到全球第一,充电5分钟能跑200公里。性能直接对标百万豪车:加速比特aycan快0.15秒,极速还高5公里,价格却只要21万起。
更狠的是“里子”。车机像手机一样顺滑,手机视频能直接甩到车载大屏接着看。家里的小米空调、电饭煲,上车一句话全搞定。年轻人图的不只是酷,是实打实的“花小钱办大事”——开出去有面子,用起来更爽。
小米能成,还靠天时地利。电动车不用研究发动机变速箱,省掉老大难题。雷军亲自盯生产线,把手机那套“死磕性价比”搬来造车:你嫌手机支架不好用?小米直接给你设计个原装的;你怕智能驾驶不靠谱?它自研系统连窄车位都能一把进。
说到底,众泰想用萝卜卖出人参价,结果连萝卜都不新鲜了。小米呢?把鱼香肉丝做出米其林味,还只卖大排档价钱。消费者早不是冤大头了,糊弄人的玩意儿,再像也白搭;真材实料的好货,贵点都抢着买单。这道理,放哪行都管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