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磅新规!2026乘用车国标禁止默认单踏板刹停,都市快报两年前的
2026年1月起,所有乘用车默认不能用“单踏板刹停”了——松开加速踏板不能完全停车,必须踩刹车。
这个关系亿万驾驶者的新规,背后藏着两年前一份政协提案的推动。

单踏板模式是特斯拉带进国内的,新能源车主都熟:松开电门,车子靠动能回收减速,像踩了轻刹车,初衷是增加续航。
但这习惯改得有点猛——有人觉得省劲,有人怕紧急情况犯迷糊。

比如国内外多起“失控”事故,都怀疑是车主把加速踏板当刹车踩了——长期用单踏板,脚都忘踩刹车了。
2021年5月,都市快报就质疑过特斯拉:当时特斯拉取消了动能回收调节,新车只能用强回收的单踏板模式,等于逼着司机改习惯。
2023年,浙江省政协委员、都市快报编委张鹏提交了一份提案,说单踏板模式得规范。
提案里有快报攒了很久的调查案例:比如有车主急着躲行人,本来该踩刹车,结果脚还放在电门上,差点撞上去。
提案从生产源头(不能强制单踏板)、销售环节(得教车主怎么用)、宣传引导(得说清风险)提了建议,很快引起职能部门注意。
2024年5月,工信部征求新国标意见,本来想直接禁止单踏板模式。
但有车主反对,说“不能一刀切”——有人天天用单踏板,觉得方便,不想被禁。
最后新规改了:默认不能用单踏板,得车主自己选;用的时候,车子得一直用灯光提醒“现在是单踏板模式”。
还有,动能回收减速度超过1.3米每秒平方(差不多轻踩刹车的力度),必须亮刹车灯,不然后方看不到减速,容易追尾。
新规没完全禁单踏板,是懂车主的——有人喜欢方便,但安全得放在第一位。
比如默认模式改了,就是帮司机养成“踩刹车才停车”的习惯,避免紧急情况误踩。
还有强制ABS,以前很多车有,但现在写进国标了,防止急刹时车轮抱死;备胎的问题也解决了——非原尺寸备胎比原胎窄,急刹时接触面积小,制动距离会延长5%-10%,新规要求备胎刹车性能达标,不然不让卖。
这些变化,其实是把安全的“底线”划得更清楚了。
单踏板模式不是不能用,但得让司机有选择权,得让安全习惯先扎下根。
就像开车得系安全带,不是不让你舒服,是怕万一出事,能多一层保护。
新规落地前,还有过渡期:新车型除了单踏板等两项要求,2026年1月得合规;单踏板等两项2027年1月实施,已获批的车型宽限到2027年1月。
等于给车企和车主留了适应时间。
有人说,这是中国汽车安全标准追上国际的一步。
其实更关键的是,它把“司机的安全”放在了技术前面——不管什么模式,能让司机放心踩刹车,才是最实在的。